“工匠精神”首次登上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上,在談到2016年的工作重點時,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里第一次提到“工匠精神”這個詞。
在互聯網+的倡導之下,制造業的社會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很多人認為再提“工匠精神”已經落伍了。但是制造業才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必須開始培養“工匠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
工匠,一般指技藝高超的手藝人。而這些人身上所具備的嚴謹、專注、敬業精神,被稱為“工匠精神”。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工匠是現代社會之前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業革命之后,機器化大生產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產,工匠逐漸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機器化大生產的時代,更注重產品的精度和品質,這和工匠精神不謀而合。
每個人都會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處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務及方式相異。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的人終其一生不過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如魚得水得心應手、有聲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們對自身工作的認知和對待工作的態度及處理方法不同。把工作是一種修行,才能做出極致的產品,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中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竟然缺少“工匠精神”,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中國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為什么搞不好?就是做事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中國的產品質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們更嚴謹,更具有工匠精神。
在中國的傳統認知里,“工匠”的地位是很低的。盡管中國早已是世界工廠,但我們依然缺乏對工匠精神的重視和尊重。而歐美文化里,古時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藝術家和作家齊名。
不僅如此,日式管理最值得學習的也是一種精神,而不是具體做法。這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第一是熱愛你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你帶來的錢;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兩個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從60%提高到99%,和從99%提高到99.99%是一個概念。他們不跟別人較勁,跟自己較勁。簡單的說就是自愿把事情做好,因為這代表一種榮譽。如果沒能做好,也會感到憎惡和恥辱。
當今中國,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往往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當其他企業熱衷于“圈錢、做營銷、再圈錢、再做營銷”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高標準要求歷練之后,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回顧我國歷史,春秋時期,魯班便發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農業機具、仿生機械等,被視為工匠的典范與祖師;東漢張衡發明地動儀、三國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北宋沈括撰寫《夢溪筆談》、明朝宋應星撰寫《天工開物》,自古以來我們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廣賢文》言:“良田百頃,不如薄藝在身”。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底層人眼里,再多財富也有失去的時候,唯有一門手藝可保證衣食無憂。正是出于這種樸素的認識,民眾愿意學手藝,還愿將手藝練得越來越好,工匠精神就這樣在無形之中逐漸形成。
中國歷史從來不缺好的工匠,現在也不缺好的手藝人。但是,如今的中國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
坦白地講,不少中國人對于工匠心存偏見,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日本,如果你被稱為工匠,這意味著你受到了極大的尊重。只有一個行業內非常專注、做得出類拔萃的人,才能被稱為工匠。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會稱贊你是一個好工匠。工匠會根據氣候、溫度的因素,結合面粉的實情搟面,然后做出獨此一家的面食。同樣,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個具有匠人精神的企業家,他曾說:“企業家要像匠人那樣,手拿放大鏡仔細觀察產品,用耳朵靜聽產品的"哭泣聲"。”除此之外,三菱、日立、新日鐵等大型企業,都具備徹底的工匠精神。
在美國,電焊工或柴油機修理工的收入往往比初級的辦公室白領高,有的甚至高2或3倍。因為擁有技術的人太少了,我們對于“知識性工作”和技術工作有著錯誤的認識,如果一份工作很臟,那么人們就會輕易的認為這份工作很傻。但事實是,技術工需要做的思考真的非常多,這也是為什么他們的收入比較高的原因。而許多辦公室的工作讓人越來越笨,這是其收入低的原因,盡管要得到這份工作需要大學學歷。
有人之所以對工匠心存偏見,認為工匠所從事的勞動,是重復性的,沒有創造性可言。實際上,工匠在整個企業的生產流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一切有關生產的設計、藍圖、標準,都依靠工匠和熟練的技術工人來實現。換句話說,沒有技藝精湛工匠的企業,企業發展的目標無從實現。工匠從事的勞動固然是重復性的,然而好的工匠,在工作中能不斷發現新問題,改進生產工藝流程,從而提升生產質量和效益。無數事實都表明:企業生產技術的創新,不僅僅是專家和工程師的事情,工匠同樣至關重要。
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是因為他們都在傳承著“工匠精神”!
其實“工匠精神”有深遠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制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里,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制造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里。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藝,一具具遺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著睡著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最優秀的工匠、瑞士的頂級名表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并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脫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里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于“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著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回答說,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九年了,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
廚師還說: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霍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將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頂級品質造就了頂級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在互聯網思維狂舞的瘋狂年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相當于追本溯源,也是中國制造業升級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