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照”為何必須“分離”? 總理擴大這一改革試點深意何在?
“我們要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就必須堅定不移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李克強總理在1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當天會議決定擴大“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事項探索形成可復制經驗。李克強會上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從實施“先照后證”、“多證合一”到不斷推進“證照分離”,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準入不準營頑疾、更大釋放創業創新活力的重要舉措。
僅僅拿到營業執照,但沒有相應的“證”,仍然難以運行
“我們這幾年大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進‘雙創’,確實對經濟特別是對就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同時也要看到,雖然我們新登記企業呈井噴式增長,但很多企業仍然碰到‘準入不準營’等問題。”李克強說。
總理舉例說,在“先照后證”剛剛改革時,一些企業反映,僅僅拿到營業執照,但沒有相應的“證”,仍然難以運行。
“最初我們在全國探索實施‘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接下來一些地方進一步探索‘九證合一’,個別地區甚至探索‘幾十證合一’。但隨著這項改革越深入我們發現,各種形形色色的證實在太多了,‘大證套小證’,五花八門,事實上已變成創業經營的‘第二道門檻’,而且是一個很難邁的‘高門檻’!”總理說。
2015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在上海浦東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企業只需要到工商部門領取一個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性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需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再到相關審批部門辦理許可手續。
1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已對116項審批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并向全國各自貿試驗區推廣的基礎上,由上海市進一步在浦東新區對商事制度、醫療、投資、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商務、農業、質量技術監督、文化、旅游等10個領域47項審批事項進行改革試點,推進“照后減證”。
李克強強調:“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是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的關鍵!”
當前“證照分離”的關鍵,是大力推進“照后減證”
李克強指著會議材料中推進“證照分離”有關具體事項表一一分析:“我國當前正在大力發展新動能,創新商業模式,但此前許多規定把企業應有的設備數量、甚至使用年限都規定得死死的,這些規定在今天真的還有必要嗎?另外這條: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兩年一次復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我們看到的大量情況是,只要遇到檢查就提前打掃得干干凈凈,但其余很多時候群眾反映的問題卻往往視而不見,這種監管方式真的有效嗎?”
總理說,正是因為這些形形色色的“證”,不僅制約了企業發展,事實上也分散了政府的監管能力。當前“證照分離”的關鍵,是大力推進“照后減證”。政府要把更多精力從關注事前審批轉到事中事后監管上來。
李克強要求,上海市要認真落實改革方案,有關部門要強化支持指導,用一年時間形成更多可復制的經驗,向上海全市和全國更大范圍推廣。
“各地區要積極主動、大膽探索,創新政府事中事后監管模式,推動形成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總理說。